1)第三十三章 计上心头_重生之三国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日之后,吴王果然派张昭来了,这个东吴中享有盛名的文学泰斗,这个东吴中德高望重的实权人物,终于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这样一个人物我怎么说也得给他一个面子。

  几天的接触之后,我对张昭的才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之间促膝长谈,可以说是推心置腹,虽然阵营不同,但是张昭政治家的天分,在这几天的接触中显露无疑。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诸葛瑾虽然优秀,但是比起张昭,他就要显得稚嫩很多。

  张昭是个天生的政治家,这就是我对这只老狐狸的评价,虽然他有些文人的通病,但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张昭也确实有他的真才实学。

  “听闻刘皇叔,早日师承卢子干,卢子干乃是盛名已久的隐士,想必皇叔必定博览群书,今我东吴文人组织了一个诗会,还望皇叔不辞车马劳顿,务必赏光。”

  东吴文人就是酸气,想我荆州之地的名士,从来不搞这些徒有虚名的东西。

  以前军师到东吴来访,那些所谓的东吴名流想要给军师来个下马威,在大殿上来了个什么群儒会,幸好军师辩才无双,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辩倒了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文人。

  这件事,让东吴文人觉得很没有面子,如今我来了,东吴文人又要举办个什么诗会,为了找回所谓的面子,东吴文人连这样的办法都想的出来,实在是让人汗颜。

  世人都知我刘备不喜读书,张昭才会组织东吴文人弄了一个什么赛诗会,这样的险恶用心,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的我早已不是那个当年的刘备了,我的背后站着无数三国时期后世的文豪大家,区区一个赛诗会,我刘备怎么可能会打退堂鼓呢?

  “早闻东吴文士,有儒雅之风,备早已有所耳闻,今日,承蒙各位东吴文人的错爱,备安有不去之理?”

  张昭脸露疑惑之色,世人都说刘备不学无术,为什么今天的刘备会这样有恃无恐,难道刘备除了诸葛亮庞统外,背后还有高人为刘备撑腰?

  一个名字突然出现在张昭的脑海里,司马徽,这个盛名已久的隐士,难道也站在刘备这一边了?

  三国时期的司马徽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诸葛亮,庞统,徐庶,荀氏兄弟等等一些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基本上都在司马徽这儿上过课,司马徽的学识让天下人钦佩。

  刘备如此有恃无恐,背后肯定有高人相助,倘若水镜先生前来东吴参加这个赛诗会,那我东吴文人绝无胜算,张昭想到此处,背后冷汗直冒。

  “皇叔,不知司马先生身体可好?”

  这张昭怎么莫名其妙的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司马徽是三国时期的大家,是一个高风亮节的隐士,我的那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