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_古尊宿语录 第四十七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对治愚痴的法门

  对治愚痴,当修习三种观想的法门,分别相对应于初修习者,已修习者,或已长期修习者。

  作为初修习者,应在修习时观想:生是老死的根缘,无明是行为的根缘,要这样思惟并使念头不散乱,散乱的念头要及时令它返回。如果是已修习的,得进一步观想:行为是的根源,意识是名色的根源,名色是六入的根源,六入是触的根源,触是受的根源,受是爱的根源,爱是取的根源,取是有的根源,要这样思惟并使念头不散乱,散乱的念头要及时令它返回。如果是已经长期修习的,则应进行完整的观想:无明是行为的根缘,行为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名色的根源,名色是六入的根源,六入是触的根源,触是受的根源,受是爱的根源,爱是取的根源,取是有的根源,有是生的根缘,生是老死的根缘,要这样思惟并使念头不散乱,散乱的念头要及时令它返回。

  有人问,一切有的人是明,而其它的一切人则是无明,那么,什么是无明呢?回答说:无明就意味着根本不知的根源,这种无明造成了后世的轮转中对有的执取,而执取的有实际上并没有、没有的东西实际上却有,因不明事理取恶弃善,破坏实相而执着虚妄,结果堕入生死而不得之途。

  第四、对治思觉的法门

  如果习禅者思觉偏多,则应当修习阿那般那法门。修这种法门同样有有三种修习的阶段,初修习者,已经修习者,或已经长期修习。

  初修习者,应当把心专注于自己的呼息,数着自己的一吸一呼,每个呼吸数个数,数字范围可长可短,大约是1到10之间,数一遍后重复再数。如果已修习纯熟,则应让呼吸放慢,每个呼吸数几个数,范围也大约是1到10,并让心念与呼吸都于内心止于一处。如果已经长期修习并愈加纯熟,则应慢慢由数转而不数,而只观内心的清净。

  为什么要采用数呼吸的方法呢?因为数呼吸容易让你观得,也容易断除诸种杂念而系心一处。对人而言,身心的生灭无常、相似相续不容易当下并不容易被观察,但呼吸的一呼一吸其生灭无常却很容易被观察到,而且当你念头都集中在数息上,其它也就不容易生起了。

  所谓思觉,大约有:欲思觉、恚思觉、恼思觉、亲里思觉、国土思觉、不死思觉。前面三种是粗思觉(粗病),后面三种是细思觉(细病),要想内心清净而修入正道,就应当先去除三种粗思觉,然后再断除三种细思觉。六种思觉去除之后,就能得到一切清净之法。这就好比采金人,先得除去粗石砂,然后除去细石砂,最后才可以得到细金砂。

  关于欲思觉、恚思觉、恼思觉等三个粗思觉的去除,即相关于上文提到了贪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