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 计上心头_重生之三国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逐渐变型为世家大族体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但有些遗留残余,譬如,世家大族的成员通常不出来作官,叫做"养望",等到皇上来请才去。

  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流失,乡举里选制的没落,标志着封建时期的选才制度走向成熟。

  乡举里选制之后是啥制度来着?科举制,对了,就是它了,这个封建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选才制度,我怎么会想不起来呢!

  想象一下,当像水镜先生这样的隐士教出来的徒子徒孙,因为这个科举制度,金榜题名,高中状元,那么这样的名人效益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东汉时期的科举制度,我真是太聪明了,若是这个科举制度可以成行,那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往而不利的,不仅可以设置文举,而且还可以设置武举,以前不是还有武状元这个说法么?

  想我所建立的蜀国,到了三国末期,人才凋零,那个军师一生的死敌司马懿,嘲笑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科举制度如果能够成形,必定会成为一个历史的里程碑,那些隐士名士,不正是希望自己能够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载入史册么?

  张昭并不知道,现在的我,心中正在策划着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这个制度,对于现在的三国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革命,若是这次革命能够成功,那么封建时期的历史进程,将有可能会缩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重生之三国风流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