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禅七日(14)_古尊宿语录 第四十七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佛为什么拈花,到中国来,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还没有唐朝啰,唐朝还要等几十年以后才有。所谓直指人心,见性,的法门。不过达摩祖师没有那么讲,这是我们后世讲禅宗的道理。达摩祖师,有人问达摩祖师,你到中国来做什么。他说我要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不受别人骗的人。很简单,其实这一句话就是话头,话头,话的头头,这个话,这个念头还没有起来,在哪里,每一个念头没有起来,在哪里?念头过了,到哪里去了?这就是话头。另一个方法讲呢,话头就是问题。问题太多了,为什么身体会酸痛,为什么还要吃饭,为什么拉大便,为什么有,为什么要高兴,都是话头。所以达摩祖师说,我到中国来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换一句话说,找一个不受别人骗的人。我也常常引用明代,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讲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你们听听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句话很严重,任何一个人,包括这些教主、大师们都在内,包括这些英雄、帝王、豪杰都在内,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做了三件事就走路了,自欺,骗自己。欺人,骗人家。自欺,欺人。被人欺,受人家骗。任何一个人只做了这三件事,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就是这样一件事。儿女,俩生个孩子,传宗接代做孝子,自欺,孩子们也欺父母,我要你,谁都没有办到,最后都受人所以,孔子过去也讲,真正的学问,真正一个人修养,勿自欺。不要自欺了,不要骗自己了。人生哪个不在骗自己。所以达摩祖师来,所以他,你翻开禅宗资料的记载《传灯录》。

  所以达摩祖师告诉你,禅宗非常注重行为,除了悟道,直指人心,见性以外,注重行为,所谓,报冤行,意思就是说,我们到这个世界一切都在还账,都在还人家的账,都在还账。譬如,我们出了家,常常上课堂要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四种恩为什么要报,国恩、父母恩、师长恩、恩,众生对你有什么恩?当然有恩,我们在座的哪一个下过田种过,哪一颗米是我们种的啊?哪个劳动,哪一件衣服是我们自己去织的啊?都是社会上众生的劳力弄好,你说我用钱买,哪一张钞票是你印的啊?印钞票为什么可以印啊?都用脑力、用,头脑力量弄出来,所以众生恩很重啊,所以,上报四重恩,下济这都是报冤行,达摩祖师真的讲行,所以悟了道的人,随缘消旧业,不必造新殃。还账。你看永嘉大师在永嘉禅师证道歌上,了即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报冤行,随缘行,对于此事无所求,这四种行,就是,心理行为同外面行为,这个资料,禅宗史,达摩祖师这种资料在类书,禅宗的类书呢,在这个《传灯录》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