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三章 起人参_重生长白山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不敢了。”

  玉娴听了大笑,“月涵姐姐,这才哪到哪啊。前几年我们家每到春耕秋收的时候,那简直累的回家都不想吃饭,恨不得倒头就睡才好。如今家里有了不少的下人长工什么的,已经强很多了。这也就是人参种的少,咱们还不算太累。”玉娴手里也没闲着,一个劲的从土里往外扒人参。

  十丈人参,用了一天才起完了。云松又拿了个四齿子重新刨了一边,把土里落下的参须子什么的再捡出来,这可都是钱呢。一共起了二百来斤的鲜人参,装了三个麻袋。云松和骏炜还有立秋一人扛一袋,方氏和孩子们都在后面跟着,大家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玉娴挑出来一些大号的留着,把剩下的人参放到一个缸里,用水泡上。第二天早晨,娘几个就领着丫头一起,开始刷人参了。

  从缸里把人参捞出来,放到盆里,盆里也放一些水,然后拿着刷子把人参上面的泥土全都刷净。这时候就得注意了,千万别把那些须子弄断了。刷好的人参再用水过一遍,就可以上锅蒸了。

  这人参鲜着放不了多久,都是要处理好了晒干的。可以把刷好的人参直接晒干,这叫生晒,也叫白参。另外就是把人参上锅里蒸一个半时辰,拿出来之后,晒到外面。等人参干了,就会变成红色的,这叫红参。红参的补力要比白参的好,所以玉娴这次要做红参。

  把刷好的人参摆在大铜盆里面,一层一层的码好。然后在盆里倒上一些水,不能太多。锅里也倒进去水,这水要多些,要不然一个办时辰还不干锅了?锅里放上锅帘,大铜盆放到锅帘上面,然后用一整张的牛皮把锅整个的捂住,用绳子使劲的扎紧了,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漏气。锅底下添柴禾,把水烧开,一直要烧一个半时辰,然后慢慢地停火。

  等火停了,牛皮慢慢的不那么鼓了,这才把绳子解开,掀开牛皮,露出里面的人参来。这时的人参已经蒸熟了,颜色变成略微发红的一种黄色了。等人参稍微的凉一些了,就要摆到叉子上,晾到外面。叉子,就是一种木头做框,里面用蒿子杆垒成底的东西,专门用来晒人参,天麻这些东西的,底下透气,比较容易干。

  等到把人参全部都摆到叉子上,大铜盆里面会有一些黄乎乎的汤水,这些东西加点糖,在火上使劲的熬一下,最后会成为一种红褐色的膏体,被称为棒槌膏子。这东西用来治一些疮、疖子什么的,非常有用,也可以用来洗脸或者手,会使皮肤特别的柔滑。

  蒸好的人参大概需要晒五六天才会干的差不多,玉娴比较喜欢吃半干人参,尤其是晒了三天以上的那种大参须,也叫丁须。每每的总会掰下来三五根,偷着塞给月涵。吃起来甜甜的,带着人参特有的一种苦味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