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有趣的笔名_大文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至于陆罂梦,她明明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值得讽刺的,她的职业是个女演员,在生活中她拒绝媚俗,但是在荧幕上,她却时刻处于媚俗之中。

  人的存在,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同,方式也不同。

  书中,王德孚通过徐诗哲和陆罂梦尝试了生命意义取舍的不同方式,两者的共通之处正是在于对“媚俗”的反叛。

  王德孚认为:媚俗是人类的一个通病,是一种以撒谎作态和泯灭个性来取悦大众,取宠社会的行为。

  作品中徐诗哲和陆罂梦都体现了反“媚俗”。

  区别在于徐诗哲是以一种表面上退让的抵抗来否定“媚俗”;而陆罂梦则是背叛,出走的抵抗。

  可是到头来,他们都无法从“媚俗”中挣脱,就好比他的这部《情与性》,如果没有讨好读者的媚俗内容,那有多少人会来读他的作品呢,他想要表达的哲学思考,自然就没法传达给更多的读者了。

  当然,曲高和寡的纯文学,终究没法让所有人都喜欢,对普通读者来说,只需要这就是一部风流诗人的约炮之书就足够了,他们只要代入男主角,当然是很爽的,哪个男人不幻想自己容貌顶尖、才华横溢,勾勾手指头就有女孩倒贴?

  其他作家要写出诗人主角的逼格,当然也不会像王德孚这样容易,除非那个作家本身就擅长写诗,要不然你光用文字描述这位诗人多么多么有才,却拿不出什么作品按在他的头上,那这种描述就是空洞无力的。

  王德孚便直接将《再别康桥》、《偶然》、《翡冷翠的一夜》按在了徐诗哲的头上,这个时代那些喜欢现代诗的文艺青年,怕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会去一部H大作中寻找诗歌。

  王德孚花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情与性》的开篇,里面的亮点之一,就有《再别康桥》,这是吸引文艺青年的,对普通读者来说,开篇的亮点,当然就是男主在国外搞大洋马,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身材火爆的金发美女,其在床上与东方女子不同的风情,肯定可以吸引那些没有开过洋荤的读者。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欧美猫片,更没有写华国男人怎么搞外国妞的白话文,这就是王德孚自信他的开篇能够吸引普通读者的原因。

  搞定了开篇之后,王德孚还给自己想了个笔名,以掩饰他的真实身份,虽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但他的这部《情与性》,还是太过露骨了,或许还会被看不懂他这部作品深刻内涵的读者,撸完之后痛骂低俗,所以笔名很有必要。

  王德孚思考片刻,就想出一个有趣的笔名——伊人女士。

  不要觉得这个笔名很奇怪,实际上在王德孚曾经那个世界的民国时期的男性文人,似乎内心都渴望着女装,所以他们就兴高采烈地给自己的女性化笔名后面加上了“女士”二字。

  比如茅盾有一个笔名叫“冯虚女士”,刘半农有一个笔名叫“范奴冬女士”,周作人有笔名叫“萍云女士”、“碧罗女士”,赵景深有笔名叫“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孙席珍有一个笔名叫“织云女士”。最有趣的是柳亚子这位老诗人,他居然也有一个笔名叫“松陵女士”。

  而有的民国的女性文人大概看不惯当时一些男性文人用女性化十足的笔名的现象,于是,一些真正的女性文人就给自己取了男性化十足的笔名,比如女作家冰心,她可能是有感于此,就以“男士”为笔名来写文章,真是个性十足。

  王德孚这是在向大师们致敬,顺带怀念一下他曾经喜欢过的那位不知名网络作家。

  二更~~~求打赏、收藏、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