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六章 竹书纪年_入地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大惊对我们说,秦帝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江山,便发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焚书的后果造成战国时期,除秦国外各国史记均被毁。

  但是西晋太康元年,考古历史上出了一个最著名的盗墓贼,叫不准,此人盗掘了战国时期的魏襄王陵墓,结果发现了写在竹简上、共有十万多字的古书。

  可据说此人进入墓室的时候一片漆黑,火把燃尽,他便捡起墓道里的竹简烧起来照明,几天后,偷盗一空的大墓才被发觉,晋武帝接到王陵被盗的报告后,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进行清理,等人赶到时,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烧光的竹简。

  这些竹简,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后人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书时间还要早二百年,记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先秦历史。

  “虽然竹书纪年有极强珍贵的史料价值,但是大部分被烧毁,留下的记载中我曾经研读过,大多支离破碎很难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保存下来的文献中并没有关于玉猪龙的记载啊?”叶知秋说。

  “发现竹书纪年的不准,他是有名的盗墓贼,竹书纪年其实并没有被烧毁,而是被不准带走,但数量太多,还是有一小部分遗留在陵墓之中。”封承回答。

  “被不准带走了?带到什么地方?”叶知秋大吃一惊问。

  “哎,平日叫你们多看点书,你和朝歌一样嫌枯燥乏味,竹书纪年被流传下来,抄本一直在我书房之中,也没见你二人翻阅过一次。”

  “封,封叔,竹书纪年的抄本在,在您书房里?!”叶知秋大惊失色,很快兴奋不已拉着封承胳臂。“封叔,竹书纪年您得借我看看,那可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啊。”

  “早就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你们一直充耳不闻。”

  “封叔,难不成这本竹书纪年里记载了和玉猪龙有关的事?”

  “三十六计是汇聚兵法策略的兵书,里面每一计策都相当精妙,可是其中之一的假道伐虢却有待商榷,晋国想挺进中原,必须消灭阻挡门户的虞、虢二国,可这计策本身就太过冒险,在我看来非但是好计策,而且还是用兵大忌。”

  “假道伐虢挺成功的啊,晋国一举灭掉两个国家,怎么不是好计策?”我问。

  “成王败寇而已,不过是晋国赢的了胜利,否则假道伐虢被灭的恐怕就是晋国。”封承正襟硒回答。

  “为什么?”叶九卿有些好奇。

  “虞、虢二国并非是小国,在当时是重要的西周诸侯国,国力虽然没有晋国强大,但绝非羸弱,晋国假道伐虢被后世传位兵法良计,殊不知兵家大忌便是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