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路转溪桥忽不见(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那位德妃,温婉娴慧,比我们的...”

  侍女及时收住了后面的字,转了一句话,“听说宋国文人迂腐古板,怎么还允许女子们出来抛头露面?”

  “宋国秉承前唐遗风,女子地位并不低。只是现在有些儒生,读书读傻了,军国大事无能为力,就把主意打在了弱女子身上,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只是这些人,已经被赵官家打得找不到北了。”

  说到这里,李青鸾的眼睛透出锋芒,“宋国已经开始动员女子出来做事,弥补劳力不足。可见经过两三年变革,它的国力已经兴盛到了何等地步。”

  侍女歪着头,不解地问道:“郡主,还有这个道理吗?”

  “你以为赵官家把自己的贵妃和德妃派出来抛头露面,搞这个女子自强会,只是为了讨她们欢心吗?现在的宋国,就像一艘升起大帆、鼓足了风、正破浪疾行的大船,当然需要更多的劳力。财富,是需要靠人来创造的。”

  李青鸾抬起头,看着开封城晴朗的天,脸色阴晴不定地说道。

  “郡主,不好了!”张元庆拿着一份报纸,急匆匆地走进来。

  李青鸾接过报纸,看到上面硕大的标题,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夏国国主亲书向大宋乞降归附!”

  黑体大字,触目惊心。

  接下来是满满一篇文字,原封不动地把夏主李乾顺对大宋官家,卑辞屈礼的书信,刊登在上面。

  一行行的字,就像一排排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蚂蚁,让李青鸾觉得眼皮子乱跳。

  “张公,宋人为何把这个消息刊登出来?”李青鸾转头问张元庆,语气里有些惊恐。

  “郡主,臣也不知道。这书信,确实是我国陛下写给宋国官家的。”

  李青鸾努力让自己有点发懵的脑子尽快清醒下来。

  “如此说来,这份书信能被刊登出来,肯定是得到了赵十三的首肯。他这样做,到底是想干什么?如此大张旗鼓,难道不怕北辽国知道,进而阻止我夏国降附宋国?又或许他其实并不想接受我夏国的降附?”

  李青鸾一连串的问话,不仅在问自己,也在问张元庆。

  “郡主,我看不大像。我跟宋国礼部理藩司洽谈时,他们欣喜不已。而后赵官家接到禀报后,还特意接见了我,观其神情,也是高兴不已,当即交代他们礼部刘尚书,继续与我国商谈此事的后续细节。”

  张元庆小心翼翼地说道:“会不会是他们想弄成即成事实?”

  “公布于众,到时候我们就算反悔也反悔不成?”李青鸾也是疑心重重,“不,没有那么简单。”

  与赵似交手的以往经验告诉她,这里面有大问题。敏锐的她在这看似平常的举动里,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可是她一时半会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玄机。

  在屋子里转了几个圈,李青鸾当即立断地做出决定,“张公,你赶紧出去打听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西红柿

  说到这里,她压低声音道:“李辅仁,还有张广顺那里,你都秘密地联系一下,让他们四处去打听,务必搞清楚,赵官家到底有什么深意!”

  “是!”

  张元庆匆匆离去,李青鸾抬头看了看天,轻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转头对侍女交待:“小青,帮我梳妆打扮。”

  侍女迟疑了一下,还是应了下来。

  散开头发,细细梳理一番,在结成发髻。李青鸾静静地任由侍女动手,心里却在想着事情。

  “小青,那位于公子,就是肥得像头猪,嘴巴臭得像粪坑的那位,他叔叔好像在枢密院军需署?”

  “是的郡主。”

  “帮我约约他,就说我想与他一起去琼林苑的樱花园赏花。”

  “郡主,你何必作践自己呢?”

  “国败百事哀,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李青鸾喃喃地说道,脸上无尽的悲哀,一丝坚毅在其中飘零着。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