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二章:朱由检的调整(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万分的样子叫道:“魏大伴,这个孙元化,不但要赏,还必须要厚厚的、重重的赏才是。要不,以后谁还再肯为我皇事尽心尽力。

  魏大伴,不能超拔就不能超拔,但孙元化至少一定要重赏。朕不管你怎么做,反正你去给朕尽快想出个方案。

  你去吧,此事一定要尽快处理好!”

  朱由检摆出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口气,把事扔给魏忠贤,转身不再理会。

  面对朱由检的无赖行径,魏忠贤心中暗笑,表面却无奈摇头退去。

  孙元化的事,提醒了朱由检。这短期内还真不宜提拔徐光启入阁。不光徐光启不能动,就是研究院的其他几人,也不宜立即提拔。

  研究院的实学学者技术虽然高超,但他们的信仰,却实在与大明传统文臣隔阂太深。

  信仰这东西,可远比任何仇恨都来的可怕。

  在没有能力护持徐光启他们平安时,过早提拔他们,让这些罕见的技术人才损耗在政争之中,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更何况,朱由检也并不希望他的大明成为所谓主的世界。

  历经孙元化一事,让朱由检彻底的惊醒过来。面对大明上百年传统所形成的庞大官僚体系,他这个刚登基的年轻帝王,要声望没有声望,要威吓没有威吓,那些官僚们又怎会把他放在眼里。而要什么没什么的他,又哪来的对官僚们生杀予夺的权力。这一切,都还需来日方长才行。

  按捺住急于表现自己的情绪,朱由检把目光首先放到了自身的安全之上。

  真不是朱由检有‘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妄想症,而是前世的历史让朱由检对大明皇宫的安保,实在很难放下心来。

  就不说土木堡后明英宗和代宗的复辟之变,就说从那之后,正德落水而亡;嘉靖差点让几个宫娥太监勒死在皇宫之中;泰昌又因红丸而亡;而天启也是落水而亡。

  大明如此多的帝王出事,这不得不引起朱由检的慎重。

  就是具体到这个时空,朱由检亲身所见,大明皇宫也如同筛子一样,什么消息都会轻易的泄漏出来。更何况,还有内操军中不知何人暗伏的死士,竟然就在大内的乾清门前刺杀与他。这要不是方正化舍身相救,只怕朱由检此生也就定格在那一刻了。

  经历了如此的凶险,朱由检要再不重视一下皇城的安保,把皇城的各个关键之处都换成自己放心之人,那他又如何能睡得好觉?

  至于说,顺便清理一下皇城内的各种势力,消减一下魏忠贤的影响力,这也只是朱由检顺水推舟、顺手捎带而已。

  就这样,在朱由检有意无意的操作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廷除了魏忠贤提督的东厂,其他几个有关朱由检切身安全的大太监全被更换完毕。

  有刺杀事件做挡箭牌,有如此名正言顺的调整,就算看似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根本无法作出任何抵挡。

  至于调号称最知兵的刘应坤去辽东,一个是朱由检对辽东的局势实在有些不放心,另一个当然也是因为朱由检准备要把内操军紧紧抓到手中。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成建制装备着大明最先进燧发枪的数千内操军,朱由检怎么能放过,又怎么敢放过。

  调整了谭敬,调走了刘应坤;改由方正化接手御马监,又调回一手调教出来的少年队郑平接手内操军,朱由检这才能如此安心的在此组装他的‘飞剪’模型。

  看到魏忠贤急匆匆的冲进殿来,朱由检嘴角挑起一丝笑纹。

  内廷调整已经就位,魏公公现在可以说已在他的掌控之中。现在,他可以从容的、平静的问上一句:“魏大伴,有何事惊慌?”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