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7章】倭寇还是不死心啊!_锦衣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87)徐兴夏站起来,微笑着热情的说道:“节寰公,请!”

  袁可立稍微迟疑了片刻以后,还是坐了下来。对于徐兴夏的称呼,袁可立还算满意。从徐兴夏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一点的魔气。更多的时候,他乃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外面都在传言,说徐兴夏就是传说中的魔王转世,只怕是有点误会的。

  徐兴夏对袁可立身后的人也点点头,做手势示意他们也坐下来。袁可立的后面,还跟着一个稍微年轻的官员。这个官员,就是孙元化。孙元化是被徐光启推荐到来的。他本来就是徐光启的弟子。徐光启被冷落的时候,他自然也跟着被冷落,无人理会。在徐光启被吸纳到白衣军阵营以后,孙元化的投靠,也就顺理成章了。

  白衣军海军要建造战舰,要铸造大炮,自然少不了孙元化这个火炮专家。以白衣军目前的铸炮技术,在陆地上使用红衣大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是,要在战舰上装备火炮,就很讲究了。火炮的重量,火炮的后坐力,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万万不能马虎的。因为,任何马虎大意的后果,就是船毁人亡。

  孙元化这个人,其实是很有眼光的。和徐光启一样,孙元化对西方新颖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没有什么排斥心理。不过,他看重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军事用途的。他敏感的意识到,在将来的战争里,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他一直着力于火炮的研究。他和很多西洋火炮专家,都有密切的往来。

  当时的西洋列强,有很多西洋人到来中国谋生。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葡萄牙的技术人员了。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其实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利益,他们的国家太小,人口太少,海军的实力并不是很强,根本无法和西班牙、荷兰、英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因此,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数量,其实并没有多少。

  但是,葡萄牙人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是最早踏上中国这块土地的。他们是最早和中国人打交道的。他们是最早将西洋的火器传到中国的。他们采取的策略,和其他西洋列强,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更希望通过和中国的关系,从中国的身上获取利益。因此,葡萄牙人和中国人的关系,一向都不错。很多生意,他们都是中介。

  在火炮铸造技术方面,葡萄牙人其实不是最先进的。他们的铸炮技术,和西班牙、荷兰、英国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葡萄牙人愿意输出,中国都愿意接受。因此,葡萄牙人的的确确和中国做成了不少的生意。

  燕京城城头上的十门红衣大炮,其实就是葡萄牙人从沉没的英国战舰上打捞上来,清理干净,然后转手卖给明王朝的。葡萄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