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成本可就高了。先说清楚,尚书台可没给我准备这份预算。

  嘿!在这样一个人口是稀缺资源的时代,居然没人要俘虏?

  这个问题若是发生在东吴,那确实会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大家都抢着要。都想全要。然后就会发生争斗。

  说起来,东吴自孙权正式称帝建国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曹魏入侵,那一定打得有声有色。主动对曹魏进攻,一般都是有气无力。江东世家大族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保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要不就是怎么在东吴朝堂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曹魏,那么强的敌人,别人不来打就好了,没事去招惹人家干嘛。

  但是江东世家大族也有主动出击打得激情澎湃的时候。那就是征伐山越——因为,征伐山越,攻破了山越的寨子后,可以掳掠很多人口,可以把这些人口变成农奴,用来充实自己的庄园。所以东吴建国后,第二代、第三代将领,比如什么陆抗啊,施绩啊,留平啊啥的,全都是在征伐山越的过程中练级成长起来的。

  这就是蜀汉的悲哀。

  东吴人口也少,但是人家身处长江中下游,到处都是适宜耕种的土地,缺的就是人。只要有人,再多的数量也接的下。所以江东士族最喜欢征讨山越——抓人。在本土抓还不过瘾,最远的还跑到了台湾去抓人。实际上,从东吴建国开始,其统治阶级对人口的渴求就从来没有减弱过。

  而蜀汉不同,山地太多了。

  相对而言,云南那边的情况还好一点,山虽然多,但山势比较平缓,土层也足够厚,而且横断山区的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可以依山修筑梯田种植水稻。而巴郡这边就悲剧了,不管是涪陵郡还是巴东郡,抑或南边的牂牁郡以及东吴的武陵郡。这边的山势极为陡峭近乎垂直,土层瘠薄不说,底下还全都是石灰岩,蓄不住水。根本没办法开辟梯田。

  (现在这些地方都是旅游胜地,比如张家界。)

  相对于山越来说,为啥汉、吴两国对武陵山脉里的五溪蛮很少主动攻伐掳掠人口,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可耕地太少,人抓来了都不知道怎样安置。

  蜀汉唯一的例外是在汉中。

  当年曹操征讨汉中,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在得到自由传教的保证后投降。汉中郡二十万口被曹操迁到了关中地区。后来刘备从曹操手里夺下汉中后,得到的只是一块空地。

  而汉中盆地又是秦岭山脉里难得的一块适宜耕种的土地。所以蜀汉不管是诸葛亮北伐还是姜维北伐,只要有条件,撤退的时候都会把曹魏雍凉地区的百姓强制迁移到汉中盆地——那里有的是等待人口开发的大量可耕地。

  那么有人问了,为什么蜀汉不把五溪蛮人迁移到汉中呢?一方面是因为成本问题:破一个寨子容易,可破了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