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七章 军令状_我叫欧楚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借鸡生蛋?”袁为民琢磨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好家伙,你这是变着法说服我想去国外踢球啊!”

  “袁大爷,我的确是在说服您放开球员转会限制,给他们出国踢球的机会,但并不是给我自己谋利啊。”

  “哼哼哼,你小子油嘴滑舌的,谁知道你那七窍玲珑心里在想什么。”袁为民很是不服。

  “袁大爷,我这是实话!就拿巴西来说,巴西足球水平够高了吧?但巴西队的大部分主力都在欧洲踢球啊!而这些巴西国脚退役前,也会回到国内踢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巴甲的水平也水涨船高,巴甲球队不但能获得南美洲解放者杯的冠军,甚至在丰田杯同欧洲豪门的对决也不落下风呢!”

  巴西和欧洲俱乐部的情况袁为民是知道的,听欧楚良拿巴西举例子,袁为民也动了心。

  虽然他清楚中国队在奥运会中1比0小胜巴西是侥幸,但不代表他不会去想象:如果中国队真的和巴西队的水平相当了呢?

  那时候,球迷们该满意了吧?

  欧楚良趁热打铁道,“中国和巴西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巴西在这方面都能不吝啬自己的球员去欧洲发展,那么咱们为什么要限制球员去南美、欧洲发展呢?”

  其实在说到“先发展联赛水平需要更长时间”时袁为民便知道这条路已经行不通;欧楚良说先揠苗助长一下国家队水平,也只是给袁为民提供一个方向。

  足协不是他一个人的,很多事是需要开会集体讨论的。

  今天欧楚良带给他的“新观念”实在是太多了,从YOYO体能测试到开放运动员国外转会,袁为民有些消化不了。

  事实上,关于球员转会的提案在94年足球职业化的时候就已经上了章程。在这个年代,人民群众对转会其实没什么概念,一些球员和俱乐部负责人甚至还不知道球员还可以换球队踢比赛。

  在甲A草创之初,德国足协秘书长史密斯就建议王军生,“军生同志,我建议您最好在三年之内不要开放转会窗口,否则您将面临的麻烦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最后足协开会决定,1995年开放转会。

  1995年1月1日,辽宁队黎冰是第一个向俱乐部提出转会的运动员。

  这一年,全国共有三十名运动员向各自俱乐部提出转会神奇,四十二名外籍球员准备接受各俱乐部挑选。其中十六名国内球员经过双方俱乐部协商,完成转会手续,获得成功。

  但是成功的风光背后,却依旧起了波折。

  关于湖北武钢三名运动员的转会问题,俱乐部方一直持反对意见。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运动员一提出转会,只要符合规定,足协就能批准。难道有钱就真的可以买到一切,有钱就真的能办成一切事情吗?

  显然,武钢俱乐部的领导人对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