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初试道家针法_道医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叶凡用的是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完全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取穴的,手法也外乎常规的提插捻转四种。效果是有,不过和阿吉相比,显然差了一大截。

  叶凡忽然想起下半部《仙授秘方》来,从科室老主任那里得到后也曾研读过,不过因为一直没找到医生的工作,没有实践的机会,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

  趁着苏瑾返回地下医务室取破抗针剂的空档,叶凡好好回忆了一下。

  他记得《仙授秘方》下册上面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针灸(针灸其实是分为针刺和艾灸两种的),第二部分是推拿(推拿其实不单单指按摩,还包括正骨理筯等),第三部分是汤液(也就是最常见的需要用水煎的中草药),第四部分则是丸散膏(也就是手工制作的各种剂型的成药)。

  这些也就是中医治疗的四大常规方法,当然了,还有现代针灸科或保健场所常用的刮痧、拔罐、放血、火疗以及高中低频理疗等其实也是属于针灸的范畴,至于曾经风靡一时的拍打疗法、拉筯疗法什么的显然是属于推拿范畴的。

  其中起首的针灸篇也是以歌诀形式写的,全文如下(括号里是叶凡根据字面意思自行解读的):

  头面疾病针至阴,腿脚有病风府寻。(即头面的疾病宜取至荫穴,腿脚不灵应该取风府穴)

  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即心胸的疾病宜取少府穴,脐腹疾病应该取曲泉穴)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即肩背的疾病宜取中渚穴,腰膝强痛应该取交信穴)

  胁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肿器泻太冲。(即胁肋侧身病宜取后溪穴,大腿膝肿应该取太冲穴)

  阳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效真灵。(即荫部肿大应该取百会穴)

  顶心头痛口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即头晕目眩应该取涌泉穴)

  鹤膝肿痛移步难,尺泽舒筋骨痛痊。(即鹤膝肿痛应该取尺泽穴)

  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即水泛横溢应该取曲池穴)

  其患若要早安愈,加一风府再用针。(即安神止痉应该取风府穴)

  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深刺去不仁。(即手臂拘挛应该取尺泽穴)

  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即腰背挛急应该取曲池穴)

  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下针病即差。(即痔疮便血应该取承山穴)

  哮喘发来不的寝,丰隆刺入三寸涤。(即哮喘发作应该取丰隆穴)

  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针效如神。(即脘腹胀满应该取阴包穴)

  打扑损伤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即跌打损伤应该取阿是穴)

  腰背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即腰背疼痛应该取承山穴)

  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灭散即时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