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统治日本的策略_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警兵团这才能够放心对付俄罗斯。

  但是如何让整个日本四千万人丧失抵抗能力,正常的手段和情况下,使用温和的手段,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并且不排除社会内部的隐忧,随时都会出现造反的日本人。

  因此温和的手段,都没有必要拿到讨论桌上,就被扔进了垃圾桶。

  不使用温和的手段,剩下就十分的简单了,那就是暴力。

  就如同统治东印度一样,樊奕泽不会放下屠刀,但是也不会将日本人全都杀光。

  这个世界,毕竟会成为红警兵团未来的资源基地,考虑到未来还有广褒的西伯利亚以及澳大利亚,樊奕泽觉得,光靠剩下几百万的爪哇族,劳动力有点不够了。

  但是对于统治区要求必须绝对掌控的樊奕泽,也不会心慈手软。

  好在这个时期的日本,还远远没有达到二战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全民洗脑的程度,这也减轻了红警兵团不少工作。

  而事实上,这个时期下的日本社会,对战争的态度是很矛盾的,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踏入兵营的新兵来说,内心更是复杂。

  即便在他们从军事基地到广岛——前往亚洲大陆的出发港——的时候,在火车站接受的欢送会鼓舞了士气,但是,他们的战争日记并没有表达多少民族主义的情绪。

  尽管日本政府大肆宣传为天皇而“光荣战死”的新概念,秘密的通信却表明,士兵不是因为对民族政府的忠诚而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他们的家庭和他们当地的社群的义务感而战斗的。

  在他们眼中,在远离故乡的战场上死亡的景象是孤独而悲剧的。

  在对马海战爆发之前,直接死亡超过十万,受伤将近二十万的日军中,还有五万因为伤势死亡。

  这让大量的日本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也为什么有人会朝着乃木希典家里扔垃圾,甚至是瓦片、石头的原因。

  就好像1869年修建起来的靖国神社,敬仰民族战争中的死者的精神而在东京建造的靖国神社,在许多日本家庭的心里并不是很重要。他们对在战争中死去的亲属致敬的活动,相反是以当地的纪念馆为中心的。

  而日本所谓精英阶层和财富阶层的态度,以及政客的态度,还有各种媒体的宣传,掩盖了最基本的国民情绪。

  樊奕泽不会一竿子打死全日本,当然本着绝对安全的统治,也难免会有大量的无辜伤亡,这是无法避免的。

  毕竟基地车还没有心灵探测器,无法从心灵上,了解每一个日本人,否则的话,就会简单很多。

  得到明确指示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其作战的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摧毁日本所有的农业、工业,让所有的日本人全都无家可归,没有可以生活下去的粮食,就如同控制爪哇族那样,不合作就只能活活饿死。

  想要完成这种绝对统治,就需要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好在基地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基本生活条件,别说只是养千万人,就算是养活千亿人,都轻轻松松,无压力。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