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满载而回_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毅和郑芝龙结为兄弟,这交情就不一样了。

  当下丁毅提出要买船。

  郑芝龙也不好拒绝,而且丁毅是为大义,要战鞑子。

  两人在郑府密谈了好久,终于达成几项协议。

  丁毅从东江收购毛皮,珍珠,人参等货物,派船送到福州巷,郑芝龙派人接货,给丁毅的船装硝石,铁料,精钢,硫磺,火药等军用物资返航。

  大家都不用银两交易,以货易货,当然价钱都基本相当,总体来说,丁毅略亏。

  而且他要送货上门到福州。

  这生意对郑芝龙来说挺好的,他以前要从别的客商手上收购,或者派船到朝鲜收购,路途远,来回一趟时间长。

  现在丁毅送货上门,省了他很多时间,而且价钱不高。

  他在福州泉州这边收购硝石等物很简单,举手之劳就能赚到以前辛苦跑一趟的钱。

  最让郑芝龙愿意这么干的原因,就是丁毅说是为了打鞑子。

  支持明朝军队打鞑子,这是郑芝龙无法抗拒的理由。

  更何况,丁毅现在是他的兄弟。

  当然,丁毅也不是没有好处。

  现在他的船可以插郑字旗,到那都不收费,这一年下来,也省好多钱的。

  郑芝龙还答应为丁毅造一艘两千料的大型商船。

  这艘船造价要近两万多两(仅材料,人工不算),市面上卖价是四万两以上。

  大概要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拿货,丁毅付款三万两,也算友情价。

  10月6日,丁毅终于离开泉州。

  这次是满载而回,来时他是四艘船,在乐清回去一艘。

  现在回去是七艘船。

  葡萄人一艘,里斯本号,载重5万斤。

  郑芝龙卖了三艘旧船给他。

  这三艘船都不是很大,都是两百料,加起来大概能装10万斤左右,每艘船收了丁毅三千两意思意思。

  三艘船分别取名南营1号,2号,3号。

  必竟船小,丁毅也没心思帮他们取名。

  又在郑芝龙的帮助下,在当地和郑芝龙营中,招了二十多水手,加上他原本的部下很多都是水师兵马,还有葡萄牙人在,终于启动了全部的船回家。

  七条船出海时,几乎全部满载,装着各种货物和银子,浩浩荡荡的离巷。

  此时丁毅手上,还有近四十万两银子没花出去。

  10月14日,丁毅又到松江,在松江府订购一艘千料商船,这边船贵,要收丁毅三万五千两。

  比郑芝龙卖的两千料还贵。

  当地造船厂表示,明年四月左右才能拿到,丁毅付了定金五千两,继续北上。

  10月16日到登州。

  他见了路超和秦楠,得知这几个月大卖场生意火爆,特别是彩票卖的很好,10月份仅半个月,盈利三千两。(其中彩票盈利占一大半)

  他的生意,终于开始赚钱了。

  谷/span但有一个不好的消息,登州城有开赌场的老板,学着他们开始卖彩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