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5章 武松在武大家为啥不欢而散_妩媚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武松搬到武大家里来住的这段日子,作者写作的重点是潘金莲和武松。这一日,作者通过潘金莲早晨“慌忙”起来为武松烧洗脸水;安顿武松回来吃早饭;中午做了齐齐整整一桌饭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来使唤;这么几件事,来表现潘金莲对武松的情感。

  这情景,如果出现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是多么温馨!多么感人哪!

  看潘金莲这样的形象,绝对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话:“长嫂如母”!

  有人觉得,这是潘金莲在“装”!我倒觉得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欢武松,在行为上的表现,目的当然是讨得武松的喜欢。只不过,潘金莲心里想的喜欢,是情人的那种,而武松感受到的,却是大嫂亲人般的那种喜欢。这里,把武松的误会和潘金莲的真情交织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喜剧般的,带着几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们不联系以后的情节,单以前面的情节作基础,来仔细品味这段内容,似乎还能产生一丝辛酸的感觉。想想:像潘金莲这样的美人,本来应该配武松这样的英雄才是,却偏偏因为贫穷,因为万恶的旧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树皮”!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们再联系潘金莲在没见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过日子时,对武大总是恶语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轻浮表现,跟如今她见了武松,这一副温良贤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现,对比着来看,就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莲当初嫁的是个武松这样的英雄!之后,还会有后来那么恶毒的表现吗?

  这样思考以后,我们可能会蓦然发现,潘金莲见到武松后的这个异常表现,也许正是作者有意让我们看到的,潘金莲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是那个可恶的社会,把她整个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这既是潘金莲整个人生的一次回光返照,也是潘金莲人性的一次回光返照。

  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如此贤淑的潘金莲。

  面对这样的嫂子,武松的表现也叫我们惊讶!他先是“取些银子出来与武大,买饼鏾茶果,请那两边邻舍。”之后数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缎子与嫂嫂做衣服。”

  这两件事,一个是帮哥哥武大交好邻居,想让哥哥一家能够有一个安然的居住环境。武松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是考虑到自己的生活飘移不定,迟早都会离开哥哥一家,之后怕不能一直照顾他们,提前为他们的将来做些准备。这件事,一方面表现了武松对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现了武松虽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却还有非常精细的一面。这一点,对《水浒传》里的武松形象,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让武松这一人物形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