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6节 黄河清【第一更】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河是什么?是母亲河!”

  李元兴一开口,全场就安静下来了。

  “先秦的时候,黄河叫大河,那个时候水是清的。当然,肯定比现在强多了。为什么会这样,本王以为就是三国时期,树砍的太多了。黄河水里有多少泥沙,这是把上流的泥土都带下来了,河床越来越高,水患自然就越来越多。”

  “殿下要治河吗?”好几位上都督异口同声问道。

  “治一条黄河,大唐多二百万顷良田,治还是不治?”李元兴反问。

  李二这时开口:“五郎,投有多少。治多少年?”

  “八千万贯,十年治黄。至少多二百万顷良田,最重要的,在治理黄河过程之中,我们得到的更多。这个花费比表叔修运河大,但收益更大。比如臣弟这副图,这是一个水坝,仅这一个水坝,就可以保护下流八百里州县安全。黄河上,臣弟打算建水坝六座,这六座水坝之后,任何一个水坝利用水力发的电能,可供十个长安使用。而且……”

  说到而且的时候,李元兴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不善于言辞的闫立德突然高呼了一句。

  他这一句,出自汉代:《尔雅?释水》。

  “圣人出,黄河清!”武曌突然来了一句,却是惊了李二。

  李元兴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因为这一句话出自明代了。传说是五百年黄河水会变清一次,到时候会有圣人出世。所以原话应该是,黄河清,圣人出。

  “千年难见黄河清呀!”李二也感慨着说了一句。

  八千万贯。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都是一个巨资,甚至超过了建新长安城的消耗。长安八水、八惠,修整完毕,才仅仅花了二百万贯。又一千多万石粮食罢了。可这八水八惠却是为长安城以及周边带来了八百万亩良田。

  整还是不整!

  二百万顷良田呀!

  百官们都知道李元兴说话是从来不说满的,这个花销肯定是夸大了,但收益肯定是打了七折的。

  “臣建议,投票!不过,殿下是否有治理黄河的建议书!”王及善作为天英阁这一任阁主,这个时候自然要由他来说话了。

  李元兴猛的一回头:“丫头!”

  “来人。抬上来!”武曌在这方面绝对为李元兴作足了准备。

  二十只大箱子,一共一百二十套资料,自然不是人人都有,当然够身份的肯定有一份。这是后世总结了二千年的治理黄河提案,甚至包括了那三门峡最出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改进的思路等。

  上流的水土保持。河道挖沙的管理与控制等等。

  以及人工重流排沙,还有数种排沙,推积沙池等各种现代的方式。

  大唐比不后世的现代,第一是人少,原本大唐百姓不敢乱砍树的。第二是好管,一条政令下,谁敢破坏水土李元兴就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