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2章大略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各部军律。

  目标嘛,就是打造出一个以常备军为主体,府兵为预备役的层级分明的军事动员体系,彻底结束晋末以来,军制混乱,随意性过大,容易产生军阀割据的糟糕局面。

  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唐初的诸般举措都是在中央集权的道路上狂奔,军政之上皆是如此,对地方高官,军中将领进行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

  五月初的大朝会上说的就是这些事情。

  朝会过后没两天,凉州总管范文进等传书朝中,高地上的吐蕃人开始北上了,得到消息的时候,吐蕃人已经到了积石山下,正在引军进入积石山谷道。

  凉州这边已经做好了“迎接”他们的准备。

  七八千人的吐蕃人,听上去不算多,可都是骑兵的话,就是一支不多见的大军了。

  此事朝中已经有所决议。

  因为吐蕃人和突厥人到底不一样,大家对他们不很熟悉,所以不能按照突厥降部那样来安置他们。

  所有的吐蕃将领都要来长安觐见,其余人都要拆散了。

  不服管束的,不用跟他们客气,都可以就地处决。

  其余,一部分可以送到西海,为大唐养马,将来唐军上高地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作为先驱和向导。

  一部分安置到灵州,对他们进行整编,训教,将来作为堪平西北,或者是河西地区叛乱的有生力量来使用。

  差不多就是炮灰,在战事当中消耗掉便也就完了。

  一部分还可以弄到代州去放牧,和突厥人掺和一下,可以稍稍相互牵制。

  反正吐蕃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大唐的信任,他们是正经的外来人,两边相互之间的交往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

  可以说,吐蕃人挺倒霉的,有李破当政,他们便无法得到任何的优待,因为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没有受到过成体系的贵族教育。

  在思想上不存在任何的包袱,也就不会产生外族来投,是皇帝功业的最佳体现那种思维定式。

  从苦日子一路走过来的他,绝对不会效仿那些英明君主的“宽仁”之举,送钱送粮,送工匠等等,自己的日子还紧紧巴巴呢,对外来人却那么大方是哪般道理?

  …………

  五月初,李靖入宫向皇帝辞行。

  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李靖彻底待不住了,于是准备启程赶往东莱和大军汇合。

  在这之前,朝廷已调凉州长史宇文伏藏,左武侯卫将军萧嗣业,身在雁门的左御卫将军裴行俨往东莱军中任职。

  之外大军到达新罗之后,因平定百济之功而晋为左骁卫将军,武邑县公的苏定方也会归入李靖账下。

  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大唐军中的后起之秀,李破预计将来平定倭国之后,这些人便是攻打高句丽的主力。

  而像是张伦,庞玉,步群,李年,徐世绩,张士贵,尉迟信,薛万彻等人,将陆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