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四大世家_问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成为崔氏和郑氏的天下,有崔半堂和郑半堂之称。也就是说,崔氏和郑氏各把持一半朝政。

  唐后,五代十国,乱世纷争,崔、卢、李、郑四姓却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依然屹立不倒。不管谁坐天下,谁当皇上,都要倚重士族大家的势力、财力和影响力。四姓延续了千年之久,直到太祖振臂高呼,举兵起事,结束了分裂和混乱,建立了大夏。

  大夏立国之初,太祖对士族大家既拉拢又提防。大祖也是出身世家,虽不是如四姓一般传承千年之久的超级世家,也是士族子弟,他对士族大家并不排斥,却也清楚士族大家令人望而生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士族大家出身的士子,品行端正、学识过人,又有良好的家教和高人一等的见识,比平民出身的士子,还是具备了先天优势。

  大夏刚立国之时,周围强敌围绕,根基不稳,后为平南唐和北汉,太祖借助了士族大家的财力和兵力。投桃报李,太祖默许四姓士族大家在各自领地之上拥有除了政务和军务之外的自主权。

  好在四大士族也是遵循孔孟之道,受圣贤教诲,子弟都从小读书,成人后,不参加科举也会在家族产业中谋得一个位置,很少有作奸犯科者。

  太宗继位后,一是为了继续北伐,二是因兄终弟及之事,太宗即位之初,根基不稳,太宗唯恐四大士族联手质疑他的正统,他进一步赋予四大士族经商权和婚姻自主权——太祖时,为了削弱四大士族的势力,曾颁布诏令要求四大士族不许相互通婚,只能和四大士族之外的平民联姻。只不过四大士族对此诏令置之不理,依旧维持传统,崔、卢两家通婚,李、郑两家联姻,崔氏女从不下嫁四大士族之外的士子,崔氏男也从不娶四大士族之外的娘子。其余三姓,也是一样。

  四大士族在唐朝之时,以务农为主。到了大夏,开始经商。四家千年来的联姻和互为倚重,早就有了外人无法想像的默契。太宗允许四家经商,四家便在真定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约定四家之中,崔家经营商行,卢家经营马队、商队,李家经营粮食和酿酒,郑家经营茶叶、丝绸和瓷器,四家在主业之外,也可以经营别家的主业,但要分清主次。

  四家攻守同盟,同进共退,从太宗朝开始一手务农一手经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财力和势力超越了唐时的巅峰,只有一点除外——四家在朝堂之上,并无太多子弟为官。

  也正是四大世家一心务农经商,并不从政,虽财力和势力比起唐朝时的巅峰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实力还是差了一些。没有朝堂之上的影响力,没有当朝大员的力挺,四大世家只是富甲一方的诸侯,而不是可以号令天下的诸王。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战乱,四家子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