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3章 救救我家娘子吧,我家娘子就要被郞主逼死了!_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ivyzw的月票~)

  梅茹英把李三娘带来的聘书留下了,但并没有直接应承下来说会去女医学堂当先生,只说了一句:“此事不算小,让我多想些日子,可行?”

  李三娘自然是应下梅茹英这话了,毕竟,她本也没想着会一次就成功。

  时下不是没有女先生,但多半都是世家贵族给家中的女娘请的先生,教导也不过就是琴棋书画、刺绣那些东西,为得是未来自家女娘能高嫁。

  如此,高嫁的女娘才好央着郞婿来提携娘家的郎君来。

  换句话说,他们此举不过是把家中女娘包装得更好看一些,好能卖到高门,能得个高价来的。

  而这些女先生也多半都是没落家族的已婚妇人,需得这束脩钱,才应了高门所聘去教导人家家中的女娘。

  这般的家学的学生数量不多,一般多为五六位到十来位不等。

  而像露珠儿那般,去女校读书的学堂倒是人多了,一班少数也有二三十人来的。

  且那学堂里相应的所教授的倒是与男子学堂差不多少了,君子六艺所有的礼、乐、射、御、书、数,除了射、御之外,其他四样都是有的。

  那学堂之中的先生,多为年岁较长的男子,并不是没有妇人,年长妇人去做先生的也有几个,李三娘就听露珠儿提起过,她们学堂里教琴的先生就是个女先生来。

  但这二者,不论是世家贵族的家学还是女子学堂,都是与李三娘要建的女医学堂是完全不一样的。

  头一个,女医学堂的学生,必定是来自各个阶层的女娘,且应该大半都是平民里的人,为了将来有个营生才想学医的。

  哪怕做不成女医,就是做个医女也是好的。

  这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孔夫子所说有教无类,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其次,医师这个行当的传统,就是师傅带徒弟,一带就是一辈子。

  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别说医师了,就是木匠、铁匠那也都是一样的。

  会一样能吃饱饭的技能,是一辈子的事儿,若是能行,大多人只会传给家中子嗣,哪里会教授给外人去呢?

  而李三娘请人去学堂做先生,可不就有些砸人饭碗的意思么?

  这建学堂的事儿,要不是看在李三娘已经在太医署做了官,还在医师交流大会上得了太平公主的夸赞,引申出李三娘是武帝大大罩着的人,这女医学堂哪里会办得起来

  李三娘这女医学堂在某些人眼里,那可是侵占了他们的利益的了。

  医疗保障这事儿,在没有大批量的培养出医师之前,就是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受的东西。

  可以说,这就是垄断的服务。

  太医署于宫内当值的医师,随便哪一个放出去于民间,那得有多大用啊?

  少说,一天就能多救十几二十几个人吧。

  可这么厉害的医师,却只能专门供给给宫内那些人使唤。

  以上种种,都是事儿。

  所以,梅茹英暂不答应去女医学堂当先生,李三娘很是理解。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