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1章 求求你,上市吧_重生于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常用的酒盅,是分三钱和一两的,唐伟东跟杨春用的是大盅,也就是一两的酒盅。

  本来俩人是小口、悠哉悠哉的慢慢喝,可彭抗美上来就是一口闷,这一口,可就是一两啊。

  彭抗美估计是酒精考验了,喝完之后屁的感觉没有,可唐伟东就郁闷了。

  唐伟东瞅了瞅酒杯,最后还是憋着气,仰头一饮而尽,陪了彭抗美一杯。

  都说鲁省人酒量大,可那也得分人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海量的。

  像唐伟东这样的,顶了天的也就一斤多点的量,这还是咬着牙喝的呢。八两以内,才是最舒服的量,再多,喝着就难受了。

  他跟人家杨春和彭抗美,是没法比的。估计这俩人,起步都得是一斤打底,这都是日常练出来的酒量,也就是所谓的酒精考验的干部。

  既然多了唐伟东这个外人,说话就不太方便了。彭抗美干脆就把来之前想好的说辞咽回了肚子里,不提正事,只管喝酒聊天、闲话家常。

  不过说着说着,还是不自觉的把话题扯到了工作上。

  几杯酒下肚,彭抗美意有所指的,笑着问唐伟东道:“唐老板,你们的企业发展势头很不错啊,有没有想着更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看,上市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嘛。”

  唐伟东真想把嘴里的一口酒,全喷在彭抗美的脸上。

  这尼玛,上次钾天下的那些人,一门心思的非要上市,为此还不惜请动刘莉出面做唐伟东的工作。

  这会儿彭抗美又提起了这个茬,估计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现在的形势,也算是经济挂帅吧。因此,每个地方出现了多少家上市公司,就成为了当地官员的评价标准之一。

  一个地方出现的上市公司越多,上级对当地的评价就会越高,变相的也说明当地发展的越好,当地官员的能力越强。

  于是,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将本地的企业推着去上市,为此,甚至不惜造假。

  不光地方上如此,很多国营企业和有官方背景的企业、机构也是一样。比如那几桶油、各种银行等等之类的。

  还有唐伟东麾下的钾天下公司。要不是国资在钾天下里占据的股份,拿不到绝对的话语权,否则,估计早被那些人给强行送上市了。

  在青山的所有企业中,除了那些外资和合资企业,就数老唐家的企业效益最好了。

  国营企业就算了,他们不是半死不活,就是跟着外资、合资,还有老唐家的企业捡剩饭吃的。这种企业别说够不够上市资格了,就算推上市,估计也没人稀罕。

  像老唐家这种哗哗赚钱,现金流十足,还没有负债的企业,对地方上来说,才正是一个上好的上市公司首选。

  他们的股票只要一丢出去,估计所有人都会来抢购的,在上市审核中,也不怕通不过。

  因此,彭抗美,或者说以他为代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