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八章 将材与帅材;准备啃硬骨头吧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事,这家伙之后就可以留京了,暂时不用去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心情甚好的夏筱诗戏谑道:“哎呦,周克行你从前不是自诩学业优异么?怎么现在还厌学了?”

  “读书还可以不代表我就喜欢读书啊。”说着,周长风伸手在她的腰间掐了一下。

  “哎哎,但我可不一样,我可爱从前上学念书的日子了。”

  平平无奇的拌嘴了几句,俩人的话题也随即回到了正事上。

  “我打算等简简再大些,就送去父母那,平常这样呆在家里实在是太无趣了。先~生~”夏筱诗凑到了周长风身旁,言辞也有些撒娇的意味。

  后者犹豫道:“他们平常也要工作,不方便的。”

  “也是。那……咱们专门请个人来帮忙照顾,我到时候还要回去教书去。”

  “行,随你。”周长风哑然失笑。

  怪不得当年去夏家的时候,夏父夏母会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当初和夏筱诗相识的时候,他一开始就敏锐而准确的做出了判断——像她这种姑娘,很难嫁出去。

  受过高等教育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想法,俗话说就是心思更花,很讲究。

  这显然不符合传统价值观,门当户对的男性一下子就会将她排除——呵,老子何必找个不省心的老婆回来?

  得亏周某人作为穿越者见识过二十一世纪的后现代思潮洗刷下的群魔乱舞,在他眼中,夏筱诗的秉性相对于后世女性而言简直不值一提。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俩倒是真的天造地设般合适。

  要知道这个年代世界各国的已婚女性多半都是家庭主妇,女性的岗位本就不多,而且相应的权利也少。

  历史上,英、美、德是在二十年代赋予女性选举权的,而法国直到四十年代才批准。

  大战期间随着众多男性入伍服役,空缺的劳动岗位就不得不由女性来顶替,譬如美国就约有1200万女性受募到工厂工作,包括兵工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等。

  而在直面威胁的英国,战前基本只从事轻工业岗位工作的女性也陆续进入重工业岗位,并且为了满足战争需求,许多工厂不得不两班倒,在格拉斯哥、曼彻斯特的工厂往往一天要工作12小时,下班以后还要回家、排队抢购生活物资、洗衣做饭,有些人每天只能睡上4小时。

  不同于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虚伪家伙,这些战争中的女性是通过自身勤勉才换取到尊重和权益的。

  不过历史上西方的状况只能作为参考,而今大明的国情则完全不一样。

  即使按照地方官府统计汇总上来的六亿九千万人口来计算,且把大明的动员效率放得很低,二十比一,也有多达三千四百万兵员。

  庞大到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某种意义上惯坏了朝廷和民营企业,典型的例子就是“伱不干有的是人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把“人”的价值压低,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

  和平时期的明军也很吹毛求疵,因为每年需征募的兵员就那么多,反倒是前去应征的人远多于需求。

  太高的不要、太矮的不要、太瘦的不要、太胖的不要、太笨的不要、太聪明的也不要。

  比较离谱的是大明海军某些单位甚至连容貌都要挑剔一二,属实是被惯坏了。

  这两年的情况又有所改变,因为田亩公赎的政策加快推行,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几省有愈来愈多的佃农被从人身依附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