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五章 永乐级战列舰;诡异的新敌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号舰宣德号。

  单独一艘的龙朔号战列舰是大明海军在战间期技术进步的综合体,她作为技术验证舰,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先天性问题。

  这些问题在解决之后,永乐级就成了诸多先进技术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现如今大明工业的巅峰水平。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精密、最庞大的兵器,还有什么能比战列舰更可体现一国之技术呢?

  永乐级为平甲板船型,球鼻艏,方形艉,标准排水量4.12万吨。

  在如今的大型战舰上应用方形艉不多见——海军兵器格致院研究发现,战舰航速达到30节时,方形艉可以比传统的圆形艉减少大约4%的阻力,同时能让战舰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缺点是低速航行的表现不如圆形艉,但海军方面最终采纳了方形艉的设计。

  同时,球鼻艏也可以显著减少兴波阻力,效果大约是6%-8%左右。

  众所周知,法国人的锅炉技术一直都位居前列,而在率先研发出增压锅炉之后,更是独步天下。

  明人从中汲取了相当可观的宝贵经验,并造就了同样一流的动力系统。

  永乐级的动力配置为八座高温高压锅炉,四座蒸汽轮机,四轴推进。

  蒸汽过热器可以将蒸汽加热到420℃的夸张温度,输出的蒸汽压力高达35㎏/c㎡。仅仅依靠八座锅炉就能输出18万匹马力之多,过载时更是能突破20万匹马力大关。

  这样澎湃的动力使得永乐级在设计上就可以达到33节的速度。

  不过按照常理,她的试航速度肯定要超过设计航速,尤其是设计师低估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球鼻艏和方形艉的组合所带来的减阻效果。

  主炮为三九式十三寸三联装,四十六倍径,配套的试制三九式特种穿甲弹重达1410㎏,初速740m/s。

  这种穿甲弹的弹重系数为0.63,是彻彻底底的超重弹,弹头处包含有一颗特殊的钨合金钢珠…或者说“球”,穿甲能力极其夸张。

  海军方面认为初速稍低的超重弹反倒能起到奇效——在远距离炮击时,更加弯曲的弹道能以更大的落角砸在对方的水平装甲上,一发入魂。

  其防护性能不亮眼,其舷侧主装甲带厚度为304㎜,内倾16°;炮塔正面则为416㎜;水平装甲较好,达240㎜。

  得益于动力系统的先进性,永乐级战列舰的动力舱段相对来说较短,节省了很多吨位——换言之,在相同吨位的情况下能搭载更厚的装甲。

  至于副炮与防空炮,原本计划的配置被紧急叫停了。

  A舰队的惨败警醒了大明海军——战舰防空武器必须加强,现有的火力远远不足!

  永乐号和宣德号的性能无疑是优越的,但昂贵的造价也让海军方面苦不堪言,谘政院也非常不满,因为这两艘新型战列舰的建造费用已经超支了三成。

  于是乎,谘政院方面也大力推动取消三号与四号舰的建造,以之为基础建造一级大型航空母舰。

  反正,航母不用装备昂贵的舰炮和装甲,只是需要额外采购舰载机,而且刚刚的战例不是证明了航母才是大势所趋吗?

  翌日,早晨。

  暮冬时节的南京仍然阴冷,纵然阳光普照,可却无法阻挡那裹挟着湿气的北风。

  按往常来说,大年初十的京城本应稍稍淡去年节时的喜庆红火,直到几天后的元宵节才会重归热烈。

  不过,迫不及待的朝廷一早就公布了让人们欢欣鼓舞的捷报,晨报和早间新闻都详实讲述了这场辉煌的胜利。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