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五章 越过非军事区界线;不归路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俩?”面露疑惑之色的周长风惊讶道。

  “谁让你不要?小弟我自然不能浪费。”朱立铄伸了个懒腰,意味深长地说:“这一夜还长着呢。”

  “我劝你悠着点。”

  “我这龙精虎猛的,周兄你太看不起人了。”

  “你还当真了?”周长风呵呵了一下,然后站了起来,“留宿在外?你是真不把规矩当回事了是吧?”

  他抬手看了看手表,“九点之前必须回营!”

  暂驻于札幌进行演练准备的陆战一旅可以说待遇甚佳,尽管比不了在京畿整训时那样大鱼大肉管够,但也远超官兵们起先所想的“苦日子”。

  驻防于苦叶岛的明军守备单位此次扮演了假想敌,他们在滩头与纵深布置了相当数量的障碍物。

  因为苦叶岛的中北部存在油田和煤矿,所以明军早就在这片区域的交通要道和地形险峻之处构筑有永备工事和半永久工事。

  在岛屿东岸与北岸,一些适合登陆的滩头也陈设有迟滞登陆行动的鹿砦,吨位较大的船只难以靠岸抢滩。

  前期的航空侦察、水文调查、计划制定一共只耗费了四天多,非常之快,但其实有些仓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过不了多久就要封冻,所以时间不等人。

  从十一月初八开始,由数十艘驱逐舰、扫雷舰、登陆舰、驳船组成的舰队“逼近”了苦叶岛的东北部,开始实施虽然仓促但已经相当贴合未来实情的登陆演习。

  相比起大明还能比较从容不迫的进行各方面的战备工作,欧洲的局势已经完全陷入了混乱。

  或者说,一天一个样的迅速演变。

  情况变化之快很多时候完全超乎了预计,所以各国不得不临机应变——而这又恰恰是最考验素质、最容易出岔子的。

  十一月十一日,一个在后世被视作购物狂欢的日子,如今却是德社的国庆节。

  在评估沙俄发生的内乱在短时间内无法平息以后,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大批德军云集于非军事区界线以西。

  似乎是为了庆祝诞生一样,他们选择了在这样一个欢欣的日子里正式跨越界线,完全无视了《鹿特丹条约》的限制。

  在基尔港,起航的舰队搭载着两个步兵师前往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

  即便凡尔赛和约并未被承认和履行,但作为当年困顿境况下不得不妥协的产物,鹿特丹条约同样让德社受到了诸多限制。

  德属波兰、或者说波森地区虽然依旧是德社领土,但是被定为了非军事区——在这两大地方只存在有警察单位,不允许出现成建制的军队和重武器。

  东普鲁士亦是如此。

  这一次,沙俄的内乱给予了德国人一个绝佳的理由来践踏、无视曾经的条约限制。

  早晨,在通往波兹南的公路上,满载着士兵的摩托车和卡车飞速驶过,一辆接一辆。

  虽然站的高看的远,但是维修电线杆的工人即使站在几米高的电线杆上边,却依然望不到长长队伍的尽头。

  平民的小轿车、卡车、拖拉机都急忙停到了路边,目光复杂的人们望着不断经过的军队,心情堪称五味杂陈。

  十几年了,将近一代人的时间,这片土地上终于又迎来了自己国家的军队。

  第6摩托化步兵师打头的侦搜营很快就全部通过了,紧接着是下属的第37摩步团、第18摩步团、第7摩炮团……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