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四章 待诏;勾决…可惜没有斩首了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除了已有的半自动短步枪以外,有关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的招标也被初步明确了——这将是未来明军伞兵和陆战队的班组轻武器搭配。

  步枪手全部装备自动步枪,另有一挺轻机枪,统一使用7.36×40㎜短弹以确保弹药通用。

  周长风前后连续折腾了大半个月,又是讲道理又是说好话,软硬兼施,还请客吃了五、六顿饭,这才成功把结果推到了比较好的局面。

  然而今天他一回家,却获悉自己被一纸制书加了个“军机待诏”的官衔,原本还心满意足,闻讯就当即意难平了。

  “先生……你没事吧?”夏筱诗有些忧虑的看着面前一副后悔之色的周长风。

  “离谱,白忙活了……”周长风苦笑了一下,“好吧,也不算白忙活。”

  自永乐年间确立内阁制度以来,内阁一直是大明的最高顾问机构,理论上它并没有任何决策权力,内阁的票拟不经过皇帝盖章是无效的。

  除非有内阁首辅能和掌印太监串通一气,且皇帝或皇太后不干涉,张居正掌权时期就是如此。

  但如今的内阁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内阁了,它在宪政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机关,为朝廷之首。

  而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仍需有顾问随时供咨询专业问题,就像美国总统有经济顾问、安全顾问之类的私人班底一样。

  于是,待诏一职就被重新拎了出来,充作如今大明皇帝的顾问。

  “待诏”顾名思义,等待诏令,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顾问——「唐初,置翰林院,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给以粮米,使待诏命。」

  不过等到明朝时,待诏已经演化成了翰林院的一个低级官职了,从九品,负责校对文书。

  现今让它重回千年以前的初始用途,倒也算返璞归真了。

  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影响力不小,所以周长风就十分之郁闷,要是这道制书早些天下来,自己哪儿还需要忙里忙外?

  虽然确实是力所能及的事,但像这样事必躬亲真的很累。

  这时候夏筱诗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先生,先前这制书送来的时候,行人司让咱们准备搬家,以后得去皇城边上住。住处在里仁街……说是已经在收拾了,过两日便能直接住进去。”

  “搬家?”正在咕噜咕噜喝水的周长风闻言便放下了杯子,“好,那抓紧收拾一下,带些衣服鞋子什么的就行了,其它东西那边估计都有。”

  “还有,他们说林溪是外国人,建议解约辞退,留用的话得转交给锦衣卫再审查一回。”

  “正常。那…她同意受审不?”

  “当然咯。”

  紫禁城,中國皇帝的“家”,一个在普通人看来神秘且莫测的地方。

  从古至今从来不乏寻常百姓对它的各种想象,比较经典的就是皇帝早上起床用金碗喝粥,然后扛着金锄头去种地,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晚明朝政混乱、宫禁松弛,这样一个神秘肃穆的地方也发生过许多稀奇事,比如有人闯入以后持刀自刎、有人拎着人头潜入宫中转悠、有人溜入宫中放鞭炮……还有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

  北边的紫禁城是这样,南边的紫禁城也不遑多让,肃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先是有几人组团溜进来挖地砖打算运出去卖,被锦衣卫抓个正着;后来又有俩人结伴潜入意欲强暴宫女,被净军生擒。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