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口一个我好怕,一棍一个大蟒蛇!_探秘全球:从发现绿尾虹雉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因。

  实际上,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绒猴和巨蟒并不算罕见。

  里面还有银背大猩猩、各种各样的毒蛙、那才真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

  林飞现在虽说有很多技能傍身,但是要进入亚马逊热带雨林,也存在死亡的风险。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要温和一些。

  森蚺已经算是最危险的动物。

  这处蛇谷能拍摄到的素材非常不错,林飞又在蛇谷外面布置一个摄像机,然后便朝着帐篷处赶去。

  ……

  镁国,《国家地理》杂志大楼。

  主编罗伯特看着电脑里英译版的《环球纪录第五期——探索喜马拉雅山脉》,满脸都是惊叹。

  林飞拍摄的纪录片在外网的热度很高。

  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欢看地理和野生动物,他们崇尚自由,崇尚自然,所以对林飞的纪录片评价非常高。

  而最出圈的,就是林飞刚刚拍出的第五部纪录片,探索喜马拉雅山脉。

  几乎所有上过地理课的人都知道喜马拉雅山脉,但是由于喜马拉雅山位于华夏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喜马拉雅山脉里到底有什么动物。

  再加上本就可爱的小熊猫,有族群战争的长尾叶猴,宛如神兽一般的捻角山羊,让这部纪录片的内容精彩异常。

  《国家地理》杂志主编罗布特看过第五部纪录片后,惊叹不已。

  于是,他心里做了个决定。

  那就是为林飞的第五部纪录片,出一期喜马拉雅山的特刊!

  《国家地理》是世界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杂志。

  每年发行12次,但是有特刊情况下不受这个限制。

  谷/span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风土人情、风景、动物为的文章,受众极光。

  无数优秀的摄影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自己拍摄到的照片能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上。

  《国家地理》意味着权威性、科学性,开篇文章总是涉及到环境保护、森林砍伐、化学污染、全球变暖、濒危物种等等。

  非常的吸引人们对地理探索的好奇心。

  就是这样一本杂志,看了林飞的纪录片后,主编罗伯特决定专门做一期关于喜马拉雅山的特刊。

  他要把林飞纪录片里关于喜马拉雅山的描述,尽数写进文章里。

  《国家地理》的封面历来都是单个的人或者动物,罗伯特甚至打算把林飞的照片设置成封面。

  正好,前一段时间刚刚有镁国登山队和华夏登山队登顶的事迹。

  虽然说当时网上吵得很厉害,但是两波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上相遇后,双方都友好地打招呼,还一起合了影。

  这件事也可以在特刊中写一篇文章。

  罗伯特开始搜登山队在珠峰登顶的照片。

  这一搜不要紧,他顿时一愣。

  怎么登顶珠峰这些人里,有一个人这么像林飞?

  他把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