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数学期刊_学霸神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两个数学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没有等同的知识或者足够的理解能力的话,就算只是旁听也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和难以忍受的事情,幸运的是,我有幸在80年的秋天聆听了当时的中国最顶尖的三位大数学家的最激烈的思维交锋。”—摘自《谷子的回忆》

  谷梦雪与君信来到了胡教授的办公室之后,忽然的感觉到了一阵的心虚,自己一个文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居然跑到了数学家的地盘,并且还参加他们之间的讨论。这的确是有点儿怪异。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想要来看看的。

  “怎么,紧张了?”君信不用回头看就知道了谷梦雪的状况,微笑着问道。

  “才不会!”

  “没关系的,华老人很和蔼的,王先生我没有见过,不过应该与华老的性子一脉相承。胡教授也是个老学究了,只要不出声打扰我们交谈就没有什么!”君信才不会在意嘴硬的谷梦雪,通过这么多天的相处,他也算是稍微了解了一下谷梦雪的为人,热心,真诚,就是有点嘴硬和死要面子。所以对她的心虚也不点破。

  推门而入,严格来说这也不是什么礼貌的措施,不过经常光顾这间办公室,有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就完全的可以省略了,多余的客套,是对数学家最大的不礼貌。

  与前面相比较,胡教授的办公室明显的变得整洁了起来,地上随处摆放的稿纸和期刊不见了,眼尖的他似乎可以在胡教授的办公桌的后面的书架上看到基本熟悉的字样。地面变得整洁多了,唯一没有变化的大概是墙边的那几块黑板和一盒一盒的粉笔了。

  办公室里面此时只有三个人,华老,胡教授和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君信猜这大概就是王元王教授了。王教授是华老的弟子,主要研究的是解析数论方面的内容,在学术上的成就很高,与华老合作的许多研究为中国的现代数学奠定了基础,算是介于中国数学界第一代和第二代学者之间,在中国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说起中国学者的分代,大概要从民国开始说起了,第一代的学者都是在国内出生,学完国内课程之后,开始游学欧美,进入名校后毕业回国的人,如华老,钱老等人。而第二代的学者则是在第一代学者的基础上,学习第一代学者的学问,同时跟进国外的人,如王元教授等人。现在的这些人正是挑起中国科研大梁的人。第三代的学者则是指的这些第二代学者教授的学生他们正成为科研界的中间力量,并且担负着培养第四代的学者的重任。

  在八十年代,挑大梁和充当中间力量的都是第二代学者,至于第三代的学者还没有完全的走出学校的大门,有的甚至还没有入学。如后世中国生物界最顶尖的大牛施一公教授是86年才进入水木生物系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