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五章 孔承庭的起诉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儒殿的宣判之下,孔承庭彻底失去自由和前途,这对一个孔家读书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心理冲击。

  毕竟孔承庭是一个新晋升的大学士,正值壮年,是一个大鹏展翅高飞的黄金年龄。

  只因一步走错,换来的是声败名裂,文名尽毁的下场。

  大儒殿网开一面也给至圣世家留情,但这样的方式足以让孔承庭长期活在生不如死当中。

  即便如此,诸国读书人都认为这样的惩罚对孔承庭而言都太轻了。

  毕竟三界城目前非常安稳,几十年之内未必会有战事发生,孔承庭似乎完全可以在那里享受他那还比较漫长的余生。

  同时,大儒殿对孔承瑞的宣判也很严重。

  孔承瑞原本身为人族总领队,理应为众多历练之士做一个好榜样,可他却罔顾人族大义,将个人的恩怨带到三界山中,与柯家联合起来陷害杜宁未遂,甚至还被杜宁剥夺了孔家在三界山内的指挥权。

  这是有史以来众圣的意志第一次对孔家总领队的否认。

  于是,大儒殿判处孔承瑞剥夺儒道修为和才气力量,流放诸国。

  至圣世家动用特权,希望可以从轻发落,

  于是大儒殿重新审判,只剥夺孔承瑞儒道修为,免去流放诸国。

  孔承瑞在得知这个判处之后,当场就晕了过去,送往紧急治疗。

  另外一边,大儒殿对云国的调查也有了眉目。

  郑平松在三界山犯下的罪行,原来是获得了贤王的授意,以及贤王党诸位官员的认可。

  但仅仅只限于联合孔、柯二家读书人陷害杜宁,而非指使郑平松犯下近乎逆种的大罪。

  也就是说,贤王只是希望郑平松以阳谋针对杜宁,但郑平松扰乱军心,诋毁历练之士的行为完全在意料之外。

  桉情水落石出,既然贤王没有涉嫌逆种,圣院也就不再插手此事,由泓轩帝自行依照国法处理。

  这回泓轩帝可真的大义灭亲了!

  也彻底将他的帝王心术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金銮殿上,泓轩帝念及贤王是手足之情,表面上不肯严惩,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强烈不满。

  于是,文武百官大肆搜罗贤王党的犯罪证据,在金銮殿上一一参奏,列举贤王党十大祸国殃民之罪,并在云国文坛上刊登文书,引发全国读书人强烈轰动,上奏中书阁贤王党冤屈申诉共计二百八十状。

  全国各地但凡是受到贤王党压迫的人,都纷纷发起了极其勐烈的反击。

  在这大势所趋之下,泓轩帝到太庙祭祀,向列祖列宗告罪。

  其后下旨将贤王诸罪并罚,革除穆贤亲王之位,抄其家产充公,便为庶民,三代之内不得参与科举入仕,直到第五代方可认祖归宗回归京城,但只准许为官,不再世袭罔替亲王之位。

  这等同于断了一条皇族血脉,贬为旁系。

  而贤王党官员,但凡是参与支持郑平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