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 文胆蒙尘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骂更能让对方感到羞愤。

  赵家读书人一个个咬紧牙关,全然没有半分之前嘴炮杜宁的气势。

  也有人心中暗自后悔,不该前来这里闹事。

  “赵东海,你若是不服气,可随时向衙门参奏我,或是向文院起诉革了我的功名,我李昌盛奉陪到底。”

  “倘若不敢,现在就带着你的人滚回去,今后若是再敢踏向杜公子家半步,我一定不会用一首诗骂你这般客气!”

  赵东海心惊胆颤,这说明李昌盛为了保住杜宁,极有可能会以读书人的身份向朝廷上奏。

  虽说是一件小事,但一旦闹大起来,那可就是大事了。

  作为权贵,能够利用关系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寒门学子则能将小事无限放大,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以达到不平则鸣的效果。

  李昌盛为寒门鸣不平,天经地义。

  “李昌盛,你给我等着!这件事没完!”

  赵东海丢下这句狠话之后,便打算带着赵家读书人离去。

  “东海兄,请留步!”

  突兀之间,一道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众人循声一看,是王润领着一群杰英社的读书人走了过来。

  “王润兄。”

  “王公子。”

  在场读书人纷纷见礼,无论是赵家读书人,还是寒衣社众学子,也包括李昌盛与杜宁在内。

  礼不可失。

  “王润兄,您来得正好,这李昌盛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赵东海恭敬道:“我家东城只不过是在《南平文报》上批评了杜宁几句,杜宁就用刹那文胆撕裂东城文宫,您是我们杰英社的社首,也是知府之子,德高望重,您来给我们评评理。”

  李昌盛却是无惧王润,缓缓道:“王润兄,你们杰英社的人三番两次欺辱我寒门学子,如今又聚众在杜公子家门前闹事,你若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李某一定向知府进言。”

  王润是知府之子,李昌盛向其父进言,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

  若是其父不听,那可就不是私底下交流,而是要闹到苏州衙门的公堂上。

  到了那时候,杰英社无论是谁,明面上可都有些挂不住了。

  王润面带微笑,对李昌盛一拱手:“李兄放心,此事是我杰英社的不对,也是赵东城的不对,我以杰英社的名义,代表赵家向寒衣社致歉,也向杜公子致歉。”

  话音一落,赵家读书人纷纷脸色狂变,无法相信王润身为权贵,怎么会向杜宁道歉?这种话他是怎么说得出口的呢?

  李昌盛也很意外,平日里还真没见过王润有向谁道歉过,今儿个怎么改变态度了?

  王润对杜宁说道:“杜公子,今日一事乃赵东城咎由自取,怨不得你,我们虽然分为两社对立,可说白了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众圣的学生,都是为了家国崛起而读书,为造福天下苍生而读书,就更应该有君子肚量。”

  “若是杜公子不嫌弃的话,三日之后,王某在望江楼上设宴,大家喝上两杯,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以后还是朋友,岂不是更好?”

  话音落下,周围的人纷纷称赞起来。

  “王公子高风亮节,真乃君子是也!”

  “说白了只是文名相争,一场误会而已。”

  “就是就是!大家同为读书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要闹得不和呢?”

  杰英社众学子纷纷附和,面带笑容。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