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5章 勿立风口浪尖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尽,如成祖皇帝消灭北成一般……”

  苏晏笑了:“卫、霍封狼居胥;窦、耿勒石燕然;大唐曾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然而呢?草原部落就此消亡了么?他们是不会被一网打尽的。民族是火种,在严霜下藏于炭,在风起时燎原。

  “至于严城雪,对他的遭遇,我个人深表同情。但一码事归一码事,他不能因为家人被暴徒杀害,就去无差别报复对方无辜的同族人,或者非同族人。

  “如果时势把国家推上战场,每个人都没得选择,必须为国而战,那么敌方再无辜也得下手。但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我不准你们为了一己之私,为了‘除之而后快’的泄愤,而搅乱皇爷辛苦布的局,损害国家利益。否则就算再不忍心,我也必须将你二人头颅悬挂在辕门之上!”

  霍惇向后跪坐在地面上,久久没有言语。

  最后他重重磕了个头,哀求道:“请准许末将去禁室探望严寺卿,与他说说话。末将会尽力开导他。”

  苏晏颔首:“你去吧。情乃人之天性,我禁不了,也不想禁。”

  霍惇行礼告退。

  荆红追抱剑站在苏晏身后,脸色冷肃,仿佛字字句句听得认真,又仿佛全程魂游天外。

  苏晏回头见他这副门神模样,忍不住轻哂:“方才我说得哪里不对?还望荆红大侠不吝赐教。”

  “唔?唔。”荆红追眨眼说,“大人口干不干?要不要先喝杯菊花茶,再吃晚饭?”

  八月二十二,由腾骧左卫指挥使龙泉所率领的五千锦衣卫人马,已急行至灵州。

  龙泉在半路就接到京城中飞鸽传来的圣谕,说苏御史已经找到,眼下正在灵州,命他们直接前往灵州,听候苏晏差遣。至于所需粮草,已由皇帝亲自责成户部调度。

  皇帝在给苏晏的密旨中写道:万事开头难,清河新接手地方政务,想要大刀阔斧改革,必然得罪当地权贵,触动一张张利益网。朕既然授命于你,让你做朕手中之剑,便不会只任你一人披荆斩棘。这五千锦衣卫,均是精锐人马,其中半数,在十多年前曾随朕北征,是战火洗礼过的勇士。如今借你,不仅为壮声势和防身,更为了在关键时刻能以力破巧,事半功倍。

  末了一句是:“秋月寒江,见之如见卿。北关渐冷,切切保重,勿立于风口浪尖。”

  苏晏将密旨反复读了几遍,连书写时笔毫误触纸页的、针尖大小的墨点,也当做作品细细欣赏,最后感佩万分:皇帝对他的信任与厚爱,真可谓无以复加。虽说明君用人不疑,但似这般连亲卫与旧部都能借用的信重,叫他何以为报!唯有鞠躬尽瘁,早日清平一方了。

  他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给皇帝写了封十几页的长奏折,详细分析陕西马政废弛的诸多原因,点明当地官吏渎职、豪绅横霸、边军牟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