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江河湖海_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大、清华有这种误解。

  直到方宁对我国的科技企业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后,才明白并不是这些学生不愿意回国,而是国内没有多少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

  2016年,我国理工科毕业生将近500万,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各种事业编制的研究院、研究所,每年招收的人数不足1万。

  其他人员全部要分流至企业。

  但我国的企业对科研普遍不够重视,一个科技型公司,研发人员能够占到50%就极其罕见。

  那么多的理工科毕业生不得不转行做销售或者工厂的技术员、操作工。

  燕大、华清的学生当然不至于此,对于这些天之骄子而言,天下之大,任我驰骋,在别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各类研究所也是手到擒来。

  但对他们而言,其实是不愿意进那些有编制的科研院所混日子、熬资历的,流淌着不一样的天赋血脉,注定了他们对技术更为执著,追求也更为独特。

  他们的战场只会在科技的最前沿。

  而高科技公司扎堆的米国,很显然就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

  反观我们国内,轻研发、重营销,我们需要的是大忽悠,能把产品忽悠出去就行了,脑子有病吧,搞研究?

  如果说科研人才是水,科研企业就是江河湖海。

  我们华夏,缺少的从来都不是水,而是像样的大水坑。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方宁又一次失眠了。

  如何以汉唐科技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江、河、湖、海、湿地共存的科技生态圈,才是他需要做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二天一大早,方宁刚刚从燕大跑步回来,华大海就来到了宾馆大厅。

  “嗨,方,今天我们要去爬长城,刘洋没告诉你吗?你不用保持体力吗?”

  “是吗?那还真是遗憾了,我今天还有别的安排。对了,你跟赵悠然很熟?”

  看方宁问到这个问题,华大海有些小兴奋的道,“我在燕京谈过很多次恋爱。”

  我去,又一个祸祸华夏姑娘的洋鬼子。

  “可是我追了赵整整一个月,她都没给我机会。”

  方宁差点吐口唾沫淹死他,追了一个月,你还好意思说?

  “于是,我们就只好做了好兄弟,我很喜欢她的性格。”

  “她什么性格?”

  “用华夏的成语说,叫做‘锱铢必较’,用燕京话叫做‘抠门儿’。”

  虽然在华夏生活了十几年,大海同志还是把“儿”字拖的很长,这应该也是华夏永远做不了他第一故乡的一个原因吧。

  “抠门有什么好的?”方宁追问。

  “抠门确实不太好,但能抠门出原则,我认为就很好了。”

  方宁呵呵,起码他没想出抠门还能怎么抠出原则来,不过赵悠然财迷的形象,还真是让方宁印象深刻。

  听到华大海已经等在大厅了,刘洋赶忙起床洗漱,跟方宁说了声回见就冲出了房间。

  和老田同志一起早了早餐,两人打了一辆车,出发新潮总部。

  已经被免了新潮的总经理,东总招待客人还能不能用上新潮的招待室,这个问题让方宁纠结了一路。

  请收藏:https://m.kax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